禅与心理治疗 zt

by o兼修o, Wednesday, August 07, 2013, 15:00 (3924 天前)

禅与心理治疗赵跃辰人世间/第14期我参加这个论坛,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对于心理学,我所知甚少。如果我使用了一点心理学的名词,用得不当,请在座的各位大德、专家不要笑话。当然,我会尽可能地避免滥用名词的现象。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我很有收获,颇受启发。作为一个佛教的居士,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主要是禅修方面的。禅修与心理学方面的经验也有很大关系。佛法和心理学,都是为了解决人心的一些具体问题。佛法里面有很多具体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多理论。我想,佛陀建立这些理论是为了利益众生,解决众生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众生走向解脱。把它们具体落实到生活中的各处,涉及面是非常广大的。坦率地说,我重视实用,对比较复杂和高明的心理学理论了解得不多。一、用善心所克制恶心所我大约从1990年开始,在美国有缘参与了佛学与心理学专刊 | 禅与心理治疗一个禅修团体的创建。这个禅修团体延续至今。当初,构成这个禅修团体的人员,主要是美国一些知名大学里信佛的在读博士生,文化水平高,在逻辑分析上也很有优势。我们很重视禅修,这比起许多居士团体那种大家一起诵经或者只是随便谈天的风格,差异非常大。后来,随着这些在校学生们毕业、参加工作,大家分散开了,但是团体还在。在禅修的时间中,我们碰到了很多问题。有一些问题是深入心性的,比如关于正见如何进行现量的问题,这部分问题几乎完全是佛法方面的,跟心理学的交集不太大。另一些问题则跟心理有关,是在禅修中浮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在禅修没有很深入以前,禅修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会有很多问题浮现出来,需要我们去处理。这跟心理治疗的差别在那里呢?我觉得,心理学界的各位专家平时帮助病人处理的问题更加严重,那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些病态的问题。而我们在禅修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还不是那么严重,却潜藏得更深。禅修中的一些问题,放在日常生活里边,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在禅修中,它就构成一种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禅修就很难进展。这种例子很多。比如一位女士在个性上有问题,在团体里,多数人觉得她很麻烦。为什么?她处处都在索取别人的关爱。你不给她关爱,她就给你制造各种麻烦,逼着你去关爱她。比如,她会说你没有慈悲心,用佛教的许多概念来压迫你,要求你关爱她。于是,大家都觉得她不招人喜欢。她也很有意思,明知道大家讨厌她,却依然故我。时间久了,这个事情总要处理。我们运用基本的引导方式,对她讲,她贪著的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而她的反应就是:“我知道是虚幻的,但我为什么要改变呢?”这就好比说,在沙漠里出现了海市蜃楼,好像一个有水有树的绿洲。我们说,这个海市蜃楼是假的,你要去那里有什么意思呢?那里其实并没有水。她也知道这是虚幻的,但是她巴不得有个幻相呢!她的想法是:沙漠里就是这样荒芜,我一时也死不掉,满眼都是沙子,我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海市蜃楼看起来挺好看的,我就是要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强调并让对方明白幻觉、错觉、错误观念,对某一类人来说可能有效,但对另一类人来说,这里的例子就是这位女士,只指出并让对方认识错误,并不见得能改变错误。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未必有疗效。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很久,也没有什么正面的方法解决。我说,从正面攻不上去,那就从侧面攻。于是我们就去观察这位女士的生活环境。这位女士养了一只猫,对这只猫比对母亲对儿子还要慈爱,猫也经常对她摇尾乞怜。我就对她说:“你对这只猫非常关爱,为什么?”“因为猫是我的。”“你为什么经常要求同修们关爱你,而你却不关爱同修呢?”“他们当然应该关爱我,难道我应该要求他们对我不好吗?”“这只猫对你好吗?”“猫对我很好。”“那有没有对猫发脾气的时候呢?”“个别情况也有。”“你对猫发脾气的时候,猫对你好不好?”“它也会生气,它也会恼我的。”我说:“你对猫好,所以猫对你好。你对猫坏的时候,猫也对你坏。你希望大家都来关爱你,这种欲望虽然在本质上是虚幻无常的,但也有它的因缘,有因得果。你不对大家关爱,却只要大家的关爱,能获得关爱吗?不可能。想获得大家的关爱,那很简单,你去关爱大家。”话说到这里,她就无可奈何了。因为这是她自身的例子。从此之后,她的行为方式有所收敛。这 个 问 题 的 处 理 过 程 , 和 心 理 治 疗 很 相似,尽管这是个比较浅的问题。每一个人内心都有黑暗面和光明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有善心所,也有恶心所。只有圣人才会纯善无恶。某 些 恶 习 比 较 顽 固 , 而 正 念 跟 不 上 的 时候,怎么办呢?那就寻求善心所。发扬一个善心所的时候,对恶的心所就有所克制。这是佛教中的一个常识,很多学佛的人都知道。但大家是不是都会去运用呢?我就不知道了。我刚才举的例子中,问题是很肤浅的,可是实际上,这类问题经常会困扰学佛的人。二、问题讲出来就消失了换一个稍微深一点儿的例子。也是一位女士,长得很漂亮。她的先生很英俊,她的孩子也很可爱。夫妇二人的收入也很高。这样的家庭,从各方面来看,在社会上堪称楷模。而且,她又有善缘能够学佛。对她这个人,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她参加了我们的禅修。第一个阶段,对治基本的昏沉、散乱,她调整得很快。几个月之后,这个阶段慢慢地过去了,她得到类似轻安的感觉。这还不是佛门里标准的轻安,而是类似轻安。很多禅修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会得到一种轻轻松松的,很不错的感觉。继续修,就不行了,修不上去了。修不上去的道理,她也讲不出来,其实是不肯讲。但是她终于憋不住了,她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找到我。我们接触了一段时间,每次跟她谈到这个问题,她就不谈下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试探,看我是否可靠。我相信在座的专家们了解这种心态,医生跟病人也需要有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因为她需要解决的问题牵涉到个人隐私。慢慢地,她开始跟我讲她的情况。她当年有个初恋情人。当然她没有跟那个人结婚,否则他也不叫初恋情人了。当时他们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恋爱。后来她结婚了,婚姻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似乎很完美。不过,世间没有任何一个婚姻是真正完美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的。否则,佛陀也不必教导我们出离世间的苦了。婚姻外表完美,不等于在生活中没有各式各样的冲突。所以,她心里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觉得配偶有缺点。于是她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婚姻也不过如此,我当时还不如跟了我的初恋情人。”作为成年人,这样的想法在脑子里面一闪而过,想完了就扔下了,不发展成现实,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禅修中就不同。禅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必须谨慎。为什么呢?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我们所谓的正常人,跟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非常顽固的相应,心与外界的相应很坚固,因为这是共业所成,不是某一个人的单业所成。我们涉及的共业,面很大,基础相当稳定。我们跟这个共业的相应,所以大家都觉得是正常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正常状态。那么,禅修是什么过程呢?禅修是把你的这样一种执著,调整转换过来。我并不是说禅修的人一开始就会把执著打消。虽然破除执著是我们佛门的一个基本目标,但是禅修者不可能一开始就打消执著。禅修的过程,会让我们日常的执著开始松动。当然,在这种松动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放下了一种执著,却又执著到另一个地方。无论怎样,这是一种松动。如果你是一个精神很稳定的人,没有问题。如果精神不稳定,在这个松动的过程中,你会执到另外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去。如果这种执著松不开,转不过来,那么这个人立刻就开始异常,甚至可能触发精神病。所以,禅修必须非常小心。徐钧老师曾经再三强调,禅修必须要有好的老师指导。否则,如果一个人进入一个道场,打打坐,然后就疯了,这个道场岂不是要名声扫地!刚才讲的那位女士,在禅修中,她那个问题忽然就冒出来了,使她有一种罪恶感。这一关不容易过。禅修深入下去,到了某个阶段,这个问题会频频出现,抑制不住。禅修中这种问题出现,跟日常中的出现的想象不同。想象是一种思维概念,比较肤浅。而禅修中,可能产生很深的幻觉。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位女士解决不掉,就不得不退出。心理上的问题,有时候找到了症结,把它亮出来,它自己就会消失。一个问题不公开,偷偷地存着,支持不住了,人就会出毛病。如果把潜意识里的问题公开出来,使它成为思想层面的问题,虽然比以前更明确了,但给人造成的压力要小得多。那位女士把这个问题对我说了出来,重复了三五次之后,这个症状就消失了。她在禅修中的这个问题没有了。我觉得,这可以算是很标准的心理学处理案例。把问题释放出来,心结就消失了。在佛教中,这样的做法有个很有趣的引申。学佛,戒生定,定生慧。定生慧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戒生定,是怎么生的呢?济群法师对这个问题有过解释。以我的理解,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防非止恶之后,我们的心里就变得干净了。心里干净,潜意识就基本上没有了负担,禅修自然就容易了。当然这只是从整体上来讲,具体来说佛教中的修行是有操作规范的。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那位女士把她的问题对我一个人讲,讲了三五次之后,问题消失了。我敢肯定,如果她一次对三个人以上讲,或在这个会议上公开地说出来,一次就可以解决。我还有许多与此相似的例子,都是人们把心里的问题在公开场合讲出来,问题马上就没了。由此,我联想到戒律的问题。我并不想涉及戒律的内容。我想表达的是:在我看来,戒律是为了保护我们而给我们凡夫设的。对于你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不需要戒律。对于完全做得到的事情,也不需要戒律。比方说,佛没有给大家制一条戒说:“不可以用牙齿嚼食金刚石。”没有人犯这种毛病,所以虽然这种做法会损坏牙齿,对人有害,但没必要制这么一条戒。佛制戒,都是针对我们犯的病而制。而我们的这些病,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解决掉的。普通人持戒几乎都要犯戒。犯戒了,佛教有个典型的处理方式——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是什么意思?至少对着三个人以上,把你的过失讲出来。我们作为居士,戒律很少,但也经常会犯。我们在家人的发露忏悔,跟出家人所做的不同。我对出家戒知道得不多,据我耳闻,出家戒多达两三百条。出家人经常要忏悔,甚至有时间限制,如果有什么错误,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段里忏悔。按我的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之一,实际上就是在入静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清理掉。忏悔了,就不会在入静时潜意识冒出问题,发出各种心理疾病。佛陀是一位圣人,他可以医治于未病之时,早早地就技术性地在这个层面上预防了禅修中的困难。所以说,由戒生定,这是一个很简单、很直接的引申。三、不宜过分地简化佛法佛法里面的事情,有很高的层面的构架,也有颇具实践性、操作性的实用技巧。这些技巧是非常精准的。我觉得,佛教的核心部分是很难懂的。我用“懂”这个词,都说得过分了。不要说懂了,只是你能体会,你就是能手。既然不容易懂,人们在世间说佛法的时候,往往只好讲得浅一点。浅一点,易懂一点,那么也就不准确一些。这样说出来的,是一种方便之说。可是,这方便之说还是太难懂,怎么办?那就说得更浅一点,更容易懂一点,当然就更不准确一些。还是不够易懂,那就再浅一点⋯⋯最后,就出现了坊间流通的各种简易说法,乱七八糟的。佛法里的唯识学,就是一个极其精确的体系。唯识是很难懂的。大家为了能够体会它,有时候就把它简化地讲。从“唯识”成了“唯心”,从“唯心”成了“唯心所现”。“唯心所现”还可以用,再改下去,又变成了“唯我心所现”。这个说法从本质上来讲,过于粗糙和偏离准确了。可是这种说法到处都有。比方说,一位同修最近生活不太顺利,走在路上有点神思恍惚,被汽车撞了。然后另外一个同修出来了,道貌岸然地说:“啊,你要认识这个问题,这是你的业的发现。这完全是你过去造成的业的后果,因为你心里不干净,所以你现在才会遇到这样的结果。”这样说话的人很多,这是没有遇到逻辑好的人,如果遇到一个逻辑比较好的人,他会立即反击你的。过分简化的佛法,是有利有弊的。不是说它没有利益,在有些情况下,方便引导人是可以用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副作用非常强烈。“ 唯 心 所 现 ” 的 意 思 , 不 是 “ 唯 我 心 所现”,实际上是众生心所现,是共业所现。阿赖耶识不是一个孤立独成的自我,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是典型的补特伽罗的见识,是我们需要破的最基本的不正见。但是因为我们学佛没有学好,产生很多误解,以为一切是我自心的显现。世界并不是一个人自心的显现。如果一切都是我心的显现,我很愿意把你口袋里的钱包放到我口袋里来,你也不用找了。四、几点体会还有几点补充,关于我对修学的体会。第一,一个有效的修学方法,我们不必期望它彻底有效。凡是在世间法里面打滚的东西,不可能彻底。只有实证佛法之后,才能真正彻底。那么,在我们修学的过程中,一些手段只是阶段性地有效。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至于是不是能够去根?能去根最好,不能去根暂时放着。一种药不可能对全局有效。它可能对一部分人有效,放在另一些人身上无效;对这种病有效,对那种病无效。第二,我们不能以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只能发心,然后尽量地去做。第三,佛法修行的真假是有鉴别方法的,不能模糊这个界限,不能想当然。我有一位同修,我们一起学佛。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要修“梦修”。他很能做梦,在梦里有各式各样的验相,或者他自认为有验相。于是他就跟人讲他的梦如何真实。大家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觉得这家伙脑袋有问题,对不对?这位同修经常干这种事。我劝告他,他不相信我的话。他说:“我知道我三年之内就可以修成。”然后他到餐馆里面找了个工作,当服务员维持生活,然后把大量时间用在禅修和他所谓的“梦修”上。三年早就过了,我不认为这位同修有所成就。不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