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面:阿赖耶识的质疑(上)

by o凡人o, Wednesday, April 24, 2013, 15:00 (4013 天前)

第三层面:阿赖耶识的质疑(上)

口述:禅心

整理:星海

最后说到第三层面,上次讲了,第三个层面是隐藏最深的“自我”,是心识全体的自我认同,因为这个层面完全是第八阿赖耶识上的,是八识的全体或者总体。另外,要注意阿赖耶识它的本身,是“无记”的痴暗,就像禅宗里头禅师们说的“黑漆桶”没有被打破一样,痴是愚痴,暗是掉到没有穿透本质的黑暗深坑中。总之,阿赖耶识的特征是无记的愚痴,而不能把阿赖耶识认定为“是善”、“是恶”的这两方面,所以说第八阿赖耶识的自我实在是一种“愚痴无记的自我。”

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像一个大仓库、或者电脑的大硬盘,内中收藏了由法界万有熏习而来的善恶之“种子”。以唯识来讲,这些种子就是法界森罗万象中事事物物的根本,所以第八识又叫做“根本识”,而前七识都叫做“转识”,意思就是说前七识的“现行”,都是从第八阿赖耶识里头所藏的种子转生起来的。第八识中含藏的一切种子,都可以蓄势而发,都可以由前七识的活动,又引发为身语意三门的“现行”,而“现行”又再度熏入到第八识中成为种子,如此循环不已,如是业力的轮回显现无有尽头。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当说到“种子”的时候呢,我们千万不能把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理解成像“大米、麦子“一样一粒粒的种子之形式而存在,而是说,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被前七识现杂染熏进来的种子,其实是指能引发为某种“现行”力量的“习气”或者“潜能”,仅仅是作为一种能成为善、能成为恶的潜能之功能性而存在的,所以说这也是阿赖耶识作为“非善非恶”的“无记”性的一种证明。

作为“习气”来讲,所有的“习气”都是虚妄性没有实质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突破第八阿赖耶识的可能,否则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的永恒不变之本体,那就谁都没办法突破阿赖耶识的愚痴无记了。

那么第三层面的质疑,到底要突破第八识的什么呢?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你还要晓得,原来这个第八识的根本识,它是被第七识我见烦恼、也就是第七识的见分,根深蒂固地执取第八阿赖耶识为主宰,换言之,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意根,把这个无记的阿赖耶执着为“常我”、“主宰之我”、“一元之我”,于是,第七识对第八根本识,妄生贪爱,执为实有。

这样分析之后,你就马上会明白了:一方面,第七识恒常地把第八识认同为“我”、“自我”,所以突破第七识的我执,始终是个关键性的枢纽,因此第二层面的观修,不离第七识层面上的质疑,始终也是个核心和关键。

另外一方面,经过第二层面的质疑后,比如他经过强烈地质疑:正在质疑的是谁?正在观察的是谁?正念佛的是谁?正拖死尸的是谁?只要你一天到晚,时时不离疑情,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会掉到第三层面“阿赖耶识”的情形里头去了,因为疑情逼向绝地、拶地粉碎之时,也就是你大彻大悟、亲见本来面目的时候,所以真正生起大疑情的人,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掉到各种禅定的境界里头去,他们能直接触翻第八根本识的全体,彻见心识原本清净的自性面目。

但是,有些疑情不是很大的人,因为他们也具足了直观的慧力,所以多少也能堪破了第七识意根我见的虚妄性,或者至少也有一些突破了,但是他们并不彻底,并没有触翻第八识的全体,因此他们可能会陷在“混沌的空、无”境界里头,以“空、无”为“自我”;或者是陷在一片“清明、光明”的境界里,以“光明、清明”为“自我”,这正是第八阿赖耶识作为“无记愚痴”的特征没有被直穿的情况啊!这里说到的愚痴,并不是第七识四大根本烦恼中——我痴中的五毒之愚痴!而是说阿赖耶作为俱生无明、无记自性的愚痴而言的!

所以在大圆满正行中的正行引导中,也要做“阿赖耶识”和“法身”之间辨别和勘验。禅宗中参话头的法门,虽然讲法上能直接突破第八阿赖耶识,但具体到了每个人,也是因人而异。因此这三个层面的观修质疑呢,可以看成是由浅及深的三个次第,如果遇到根器好的,信力、承当力大的上等根器,他也可以一步到位。

关于法身智慧和阿赖耶识的禅定,在大圆满口耳引导的正行中,有多种的辨别方法,上师须要和弟子仔细地做勘验,大的范围讲,阿赖耶识的禅定不出三种:无记的安住、清明寂止的安住和空广无边的安住。这三种禅定,初修的人最多属于无记痴暗的现象,老修而有经验的人,苦修禅定的人,后两种比较普遍,能修到这个程度也算很不容易了,然而最难区分的恰恰就是后面两种,如果自己没经验到这里,不要认为听听讲解、看看文字就能从这里脱身,以为自己真的明白了,其实怕是做梦也都还没到这里呢!等你真的有了这个境界,你还根本分辨不出来的,古往今来,怕是有无数的禅修者都把这两种境界认成是大彻大悟了,所以像禅宗里头,禅师们印证弟子是否真的悟道时,就出现过“舍利十壶、不如转语一句”,“坐脱立亡、不如转语一句”的公案来。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要突破这个实际为阿赖耶识的禅定,禅宗里头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呢?有的!我一直告诉你们啊,不但是禅宗,就是你修大圆满也要这样去做的:疑情啊疑情!除了疑情还是疑情!这是禅心再三强调的,你随时得把疑情提起来,禅某人当年离开参话头的禅堂,跑去西藏拜见诸位上师们,结果噶陀阿松大堪布劈头还是给了我一句:“你是谁?心从哪里来?心是什么?”的话头给我起疑情哪!所以就禅心的经验来讲,疑情就是观修的核心,你没有疑情,疑情生不起来,那什么都不会悟的,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唯有百分百的疑情,才能穿透禅定的认同和执着,同时粉碎你自以为是、自娱自乐有所得的境界。

有些善知识们主张说,参禅学道你只要静静地看着自己生起的念头,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用管,只要看着念头来去生灭就行了。禅心以为,这种缺乏质疑的方法可以说不痛不痒,依之修持可能会成就一定的寂止,但因为缺乏了质疑的慧观,基本上不会丝毫动摇第七识中的我见无明,要翻破第八识的全体那就更莫谈了,而真正翻破八识全体的禅师们,全体根、尘、识的境界都是佛性大用的流露,那么一切起心动念,举手动足,这时无不是解脱现前、佛性现前,既然一切起心动念都是解脱本身、佛性之本身,那么还要头上安头地去看个什么呢?

之前也讲了,念头是被你自己看到的对象,而对象就不可能是自己嘛!就算有人能做到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滴雨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无量无边的雨滴,究竟跟你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就算你一刹那中,清清楚楚地看到内心中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雨滴般的念头,但是你要知道,那个“能看到的”究竟是谁呢?“能看者的那个本性”到底是什么呢?你要洞见到这个的真相才能谈解脱的!而要见到这个,最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它生起疑情,以大疑情的力量去穿透它的本质。

所以仅仅提倡日常中只是看个念头,守个念头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在第二层面中分析过的,首先极力保持住了一个“作者我、做者我”而不去质疑他的本性,然后再建立一个被看的念头与之对立起来,打个比方,这种不质疑源头的方法,就像你去照镜子一样,即使你能清晰地看到镜子里面所有的来来去去的影子,但那个照镜子的你自己呢?那个照镜子的人本身呢?你质疑过他没有啊?他是怎么一回事啊?你是要镜子里的影子解脱呢?还是要那个能照镜子的人解脱啊?

没有疑情和质疑,心识的状态就会掉到无所事事的“无事甲”里头去,成为极为庸俗的禅定和安住,一点意思也没有的!所以说啊,这种普通观心的法门,从古至今都被禅师们呵斥为是冷水泡石头,就是泡上百万千万年也还只是一块石头罢了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以及历代禅宗祖师们,都痛批过此乃所谓“看心看净”不能解脱的法门!如果说心性本来清净,本来解脱,那还要头上安头地看一个念头做什么呢?你应该回头去质疑那个“能看的是谁”才对的!这个“是谁?”被你彻底亲证到了以后,那就晓得要看也是,不看也是,看与不看都是,这才叫随处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