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源诸诠集》讨论

by 白金, Monday, April 11, 2022, 03:33 (885 天前)

“三、直显心性宗者。说一切诸法若有若空,”“若有若空”的意思就是不论是有的还是空的,差不多就是指有为法和无为法。“皆唯真性。”这句话放在唯识也好,放在中观也好,一定是说错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为法、无为法,都属于真性。

在印度佛教里面应该是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在中国人的思想当中是一直都有的。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不管你是“有为法”(有)还是“无为法”(空),它首先是一个存在,所以他一定会谈到“性”的问题——“皆唯真性”。

中国人的思路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单纯争“有、无”都算是在支末上用功,谈有、谈无都非“第一义”,都不是究竟的。有无是二,是两仪,两仪不是最基础的存在,两仪之初还需要有“太极”——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文字的意思就是最最的本质、第一性,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有无是两边……

所以中国人一看到中观、唯识讲空有,心里就鄙视了,觉得即便讲得天花乱坠也不过是支末功夫,中国的祖师们(除三论、法相外)对中观、唯识的介绍文字里充满了不屑。如果说中观、唯识两派的大师之间还要讨论了不了义,还要学习对方的经论,那中国其他宗派的祖师们则完全不屑于学习中观、唯识的论典了,比如这里,禅宗理论的天花板——圭峰宗密禅师,对中观、唯识连一般的文字把握都谈不上。

这个“真性”就麻烦了,你要说它是真如,其实也不对。如果是真如的话,那就是“若有若空”的那个“空”,是无为法。这里的意思呢——呵呵,我还是直接说了吧,实际上是指向《大乘起信论》当中的“一心开二门”。这种“一心开二门”的理解,在正统的中观、唯识都是讲不通的,怎么都讲不通的(除非加字)

“真性无相无为,”这个说法放在中观里面,就随便批,应该是批一两下就倒了。如果真性是“无为”的话,那就应该是“空”,而不是“若有若空”。如果真性是“无相”的话,以中观去批它就很简单:如果你是“无相”,那你根本就不存在。只要你是法,你都得有相——以什么为相,比如生、住、灭等等,总得有个特征(相)可以被表述。(中观来批他的话,意思是:按你的说法,1、要么你这个“真性”是“有相”,但你说“无相”,打脸!要么你这个“真性”不存在,因为没有什么是“无相”的!)就是说,如果从传统的佛教去理解的话,这个“真性无相无为”是怎么都讲不过去的。

“体非一切,”如果单纯从文字上来解释,“体非一切”,就是它什么都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很简单——那就是不存在,在逻辑上很容易就把它讨论清楚了。如果有一个东西,“无相无为”、“体非一切”,那它就是不存在。

在哲学上、在逻辑上是可以“玩出”这种东西的,但是这个承认的是什么呢?承认的是一个假的东西,承认的是存在于概念当中。冯友兰先生有一个说法,把它叫“大全”,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放进去,然而它什么都不是。最后就是,这个东西什么都不是,根本就不存在,唯独是“玄学”当中存在的一个概念游戏。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而且还以为是最重要的。

“谓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等。”这一句都没法谈了。如果单从文字上来说,“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那直接就不用谈了。既不是因,又不是果,那只有无为法才可能,但它又不是无为法。这个真的是,问题大大的!“非善非恶”,你又不能说它是无记,是吧?反正在这里是没法和他谈。单纯文字漂亮是没有用的。

“然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种种,”这就是中国人的体用观点,包括后来的熊十力先生也是这种观点,包括天台宗其实也是这种观点。假如说圭峰宗密禅师代表华严宗的话,那么华严其实也是这种观点。(其实圭峰宗密就是一个代表了,这种思想可以明确指向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起用。)

“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种种”,这在印度佛教里是绝对不可以的出现的基础错误,不可以有这种理解的。如果一定要帮他去理解的话,也只能说他是在文字上自创了一套,实际指向的是前面所讲的真如,且偏向于讲心上的空性,特别是阿赖耶识上的空性。如果我一定要帮他撑住这个说法的话,我也只能这么“救”了。

他这个“一心二门”当中的“一心”就有点麻烦了,我不知道怎么在佛教里面——至少在印度佛教里面,给它找到一个相应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说的话,它(“一心”)就是既包括了“有为法”,又包括了“无为法”。但问题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既包括了有为法又包括了无为法(除非是说“一切法这个概念里分有为法和无为法两个部分”)。但是既包括了有为法,又包括了无为法的东西,实在找不到,因为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相正好是相反的。

所以我有时候就会问一些佛教人士:“你说的这个东西,到底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有些人就会说:“既是有为法,又是无为法。”(这几乎是他们的一个标准答案了)这种说法怎么都不成立的啊!有为法和无为法是相反的,它们没有交集的(画一个图,他们是俩圆,没有交集,是相离的两个圆!)。既是有为法,又是无为法——这种东西怎么可以成立呢?你说它是有为法加无为法,那问题就大了啊。

“大全”,是个什么概念呢?实际上你真正要讲“大全”这个概念的话,恐怕是讲不出来的,一说就是具体的“相”,就属于“大全”而不是“大全”。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冯友兰先生写的《贞元六书》,应该在其中的哪一本当中提到过,具体我忘了。

中国化的佛教不严谨? 如来藏教法和外道

by 白金, Thursday, April 14, 2022, 16:44 (882 天前) @ 白金

第三类被称为叫“直显心性宗”,其中又分两类。

“复有二类,一云:”其中一类说什么呢?“即今能语言动作,贪嗔慈(慈悲)忍(忍辱),造善恶、受苦乐等,即汝佛性。”他说“能语言动作”这些的就是佛性。

这段文字大家先看看(不用记忆)吧,这和前面所讲的就有矛盾了。因为这个“能语言动作”显然是有“作用”的,它就应该是个有为法,所以这样的话,佛性就变成是有为法。如果佛性是有为法的话,前面讲的什么“无相无为”、“体非一切”就谈不上了——矛盾了。我们待会再谈论这个问题,先看下去。

“即此本来是佛,除此无别佛也。”说“能语言动作”、能“受苦乐”的这个,“本来是佛”。这个“本来是佛”,我们如果用中观来这样解释如来藏:心上的空性和佛的自性身的空性,“质料因”上是同一个——我们可以这么来解释“本来是佛”,但是如果说“这个就是佛”的话,那就有点麻烦了。

“除此无别佛也”,单纯按他的文字走,就是说除了这个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佛。有问题啊!那么,我们再用中观来硬解释,就是:离此——离了这个心上的空性,也就无所谓成佛了。中观大概可以这么说。不能说“是佛”,要说成佛和他有关。

“了此天真自然,”“天真自然”的意思就是本来如此,本来就是具足的。这个说法可不是中观的说法。“故不可起心修道。”

“道即是心,”这个也是和传统经论不一样的,所以禅宗的语言经常是和传统经论不一样的。“道”和“心”肯定是不同的,道是路啊!呵呵,“道即是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和传统经教的文字还是有些不同。

“不可将心还修于心;”这在文字上来看是很“妙”的,但从佛教本身来说,说“苦集灭道”的这个“道”就是“心”,肯定不对的。“不可将心修还于心”,以教下来看,根本没法谈,谈不拢。

“恶亦是心,”这就是文字的问题了。如果说“造善造恶,皆是由心造的”,这个可以说,但是“恶就是心”,不能这么说。这应该还是这些祖师当中对文字的把握不够精准。唉,如果以标准中观和唯识来看的话,几乎每句话都错。

“不可将心还断于心。”按照这些来讲的话,都听起来比较高妙,但是妙的背后都不成立。以我们来看的话,这些都是不成立的。

“不断不修,任运自在,”文字非常漂亮,很容易就会被它带过去。实际上中国人不哲学,却更审美。我一直这么说的,特别是禅宗,它很审美。你写个字、作幅画,禅宗用来做这些事情是非常好的。而且中国人从小就开始背唐诗,是吧?然后这些诗一样的语言,都可以被用来证明的,或者一些“老话说”等等,都可以当作你所支撑的桩脚的,并不需要用逻辑去建立。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不能说它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比如说禅宗的审美,也造就了中国的山水画、中国的书法等等。但在逻辑上,就有点,欠缺……

“不断不修,任运自在,方名解脱。”这里还是像我们前两天讲的,一个什么词?哦,是“态度”——我想起来了。在禅门它更像是一种态度,而且更审美。如果在教下也可以讲,就很老实:成佛以后,二障都已经断尽,所以叫“不断”;已过修道位,所以是“不修”;一切皆是现量成就,所以是“任运”;已得十种自在,故得“自在”;已断束缚,故云“解脱”……

“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如果单纯地讲佛性,心上的空性“不增不减”,是“如虚空”的无为法,这一段的说法完全没有问题,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谈到前面的“语言动作”、“贪嗔慈忍”、“受苦乐”的“能”,就是有为法;到这里又是“性如虚空”,又是“无相无为”、“不增不减”,那就是无为法,同一个事物,一会儿有为法、一会儿无为法,这就完全是前后矛盾的。比如这里讲的“性如虚空,不增不减”,那这个就是无为法。如果是无为法,那它怎么可以“能语言动作,贪嗔慈忍……”呢?这是不可以的。(中国佛教,基本在“有为”、“无为”上面都概念混乱,这是一个群体现象,必须反思!)

那这个说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实际上它确实和华严宗有关,华严宗就是谈真如缘起的。不是《华严经》,是华严宗,特别是从圭峰宗密禅师开始,就谈《大乘起信伦》的真如缘起。如果从真如缘起来说,是从真如上缘起,那“一心”就是真如,再从这个心开出了“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所以,这个心上面既可以生起“语言动作”、“贪嗔”等等,也可以生起“心真如门”——就是“性如虚空”等等,它两方面都有。

我昨天讲过,这是中国人自己的理解,认为有为和无为是两端,所以要把它们“打成一片”,要更追究其本源。于是说:生出有为和无为的,就是这个“一心”,所以它就有“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然后才提出心“能语言动作”等等,是吧?大家看,他在前面讲“今能语言动作……”等于是说心,这个心“能语言动作”。但这个心,其实既不是肉团心,也不是唯识的识,这些都不是,它是一个新生出来的概念。

然后呢,“但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圣胎增长,”因为一切都是由这个真心开出“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那你就可以不假造作,“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在那里禅修。“圣胎增长”,这个并不是道家的修圣胎——在丹田里面修个什么东西。但这个呢,你也可以理解为功夫。“显发自然神妙。”本来就有的,到时候就“发生”了。“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这种修行,呵呵,就是发豆芽——黑暗避光的地方捂着,功夫到了就长出来了。豆芽禅!

说实话,这些观点如果以前面两派——中观和唯识看起来,显然是外道了。是数论宗由自性而神我,然后产生种种的作用……最后修的时候就回归自性。

数论派,说从自性开始,然后神我,神我以后再产生五唯(色声香味触)、五大(地水火风空)、十一根(眼耳鼻舌皮……)等等,一共二十五谛。最后修行什么呢?也就是“随时随处息业、养神”,文字上完全可以相通的,也就是让这些变化的法都收回来,收回到神我,最后呢再收回到自性,这个就是数论的修行,也是通过禅修的,让所生出的一切法都回到最原始的本来的自性当中去。至少从这里的文字上看,可以理解为很“数论”的法。

所以,印顺法师把这类归为“真常唯心”系统,在佛教的“宗义”书教材的角度,绝大部分真常唯心系的人直接可以判为外道见(主要指向数论派),少部分或者是基于“方便说”。

如来藏是方便说

by 白金, Friday, April 15, 2022, 03:36 (881 天前) @ 白金

一切法,凡有言说必是某种方便,即使所谓最究竟之说,仍然是诸佛对众生的方便.若是诸佛之间彻底究竟,又何用言说?所以说,因为如来藏说是某种方便故而推论其不究竟,逻辑不通,形同无端栽赃,好象醉汉自己走路歪歪倒倒却要指责别人走路不直

如来藏经与宝箧印陀罗尼经中的"显现本有三种佛性"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May 18, 2022, 14:53 (848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May 18, 2022, 14:57

以前有大德会通过宝箧印陀罗尼经中的"显现本有三种佛性",
比如莲舟时期zf大德的的一个开示,
最近区区也从谈锡永译师的一个解读中看到较为明确且一致的解读,
《如来藏经密意》中,将唐翻译"坚固安住自然之智......."
的原文按照藏文翻译为
--------------------------------------------------
《如来藏经密意》
"如来眼以如来知见,见一切有情皆具如来种性、佛种性、自生智性
(svayambhu_ta),为烦恼壳所裹."

并疏云:"如来种性表义为法身,佛种性表义为报身,自生智性表义
为化生(因为有情成佛所证的根本智即自生智).于三身无分别时,
有情现证自生智,亦必同时现证佛种性与如来种性.这样才能说是
"于世间成如来应正等觉",此中如来表法身,应表报身,正等觉表报身."
-------------------------------------------------

区区觉得这个翻译在向度上是比较大的开示.


---------------------------------------
云何显现本有三种佛性
2005年10月24日 18:22:21 莲舟集


凡夫:
  请教,《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云:“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此中,本有三种佛性,是指什么?

印象中,是指大悲、自性和菩提心,──但,这三者到底为何被明确互相区别开?

此贴打了一个哑谜,呵呵,请赵叔开解。:)

zf:
  此经中“三种佛性”究竟何指,未见古德论及,在下也曾经疑惑过。

与“三种佛性”相近的术语是“三因佛性”或“三佛性”,对此古德多有论述(可见下面的名词解释)。

如果以“三因佛性”来理解“三种佛性”,则“显现本有三种佛性”便是显现本具之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即一切如来智慧德相。我感觉这样解释还算通顺。

如果以“三因佛性”来解释自性、菩提心和大悲:

自性──正因佛性;

菩提心──了因佛性;

大悲──缘因佛性。

不知此一关联是否有助于仁兄理解这三者在作用上的差别。

【三因佛性】

(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不能坏,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智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名缘因佛性。’同记上曰:‘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缘资了,了显正,正起胜缘。亦是正发于了,了导于缘,缘严于正。正起胜缘,相由既然非横义也,一心顿具非纵义也,此妙因能克妙果,俱名因者其义在玆。’此三佛性,又为空假中之三谛。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也。辅行二曰:‘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正见不只一种

by 白金, Friday, April 15, 2022, 04:35 (881 天前) @ 白金

林老师:

实修的方面,从根本上来说,是借这些方法,行人可得与正见相应,佛门的修法其实都对应某种正见。对应不同的见,方法必有所不同。若无正见,修法能导致什么,麻子一直存疑。但兄弟你千万别以为正见只有一种中观表述方法,那就有点自限视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