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解深密选读讨论 08

by 1001nights, Friday, May 15, 2020, 22:03 (1440 天前) @ 1001nights

风土 17:34
《观割》贴文1月8日,1/4:

解深密经选读. 胜义谛相品第二.
4. 一味
我已显示于一切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此清净所缘,于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如于蕴中,如是于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善现!修观行比丘,通达一蕴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已,更不寻求各别余蕴、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唯即随此真如胜义,无二智为依止,故于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审察趣证。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风土 17:35

《观割》贴文1月8日,2/4:

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得此胜义,更不寻求余胜义谛。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善现!譬如种种非一品类异相色中虚空,无相、无分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相。如是异性异相一切法中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当知亦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此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诸佛说无异。
若有于中异分别,彼定愚痴依上慢。

风土 17:35

《观割》贴文1月8日,3/4:

释:
如何一味?通达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一一法如是,一切法如是,所以佛说“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而上节所说的“一切法无二”,是一味的另一种说法。

如何是法无我?所谓一一诸法皆是依赖心识的割裂才在认知上成立,但此割裂仅仅是一种认知,而且是错误的认知,法界并不会因为这样的错误认知就真的割裂成了相互孤立起来的一一诸法,从而具有自体,此即所谓“不成实”。若离割裂,则一一诸法不能成立;若超越二元对立,则一一诸法虽依观待可名言安立,但仅仅是交流与表述的方便而已,并不产生诸法独立的错误认知,则诸法虽宛然显现而本来一味。一一诸法无论是被误认为互相割裂,或者仅仅依观待名言安立,真实依然一味,不离诸法。

风土 17:35

《观割》贴文1月8日,4/4:

从观待/割裂的分析角度,在现代认识基础上用思维来认识这样的一味并不很难。但思维并非实证,实证此事,则需要扎扎实实的实修。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切法一味,当然包括了能观与所观一味。如果将此段经文理解为有个“遍一切一味相”可以作为被观察对象,那么能观的自我就被漏算在外,并非真的遍一切一味了。注意仔细避免这个问题,可减少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

--贴文完毕

风土 18:08

《观割》贴文1月9日,1/3:

解深密经选读. 心意识相品第三.
1. 种子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流本作:
于诸六道生死之中,何等何等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受身生身及增长身。初有一切种子心生,和合不同差别增长,广所成就依二种取。何等二种?一者谓依色心根取;二者依于不分别相,言语戏论熏集而取。广慧!色界中依二种取生,无色界中非二种取生。

风土 18:08

《观割》贴文1月9日,2/3:

释:


《解深密经》提到种子是从这段经文开始的。“身分生起”一句,未见古人注释,单纯就经文文义而言是指受生以后,具备自他认同的个体独立身份。“最初”并不意味着有个瞬时的可标定的时间开端,只是“极早”的意思。而种子是指受生后甚早期的细微极细微的二元对立心念,也就是俱生我执中甚深微部分,在生物学上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生命的本能——维持自身存在。这些心念非常微弱,还不能构成一般意义下能分别的心识,但其二元对立,主客对立的趋势已经在了。在以后成熟的过程里,这些细微心念与根境识及诸受反复交互作用,互相促进增长,心识越来越强大,分别越来越明确,集聚成我们粗细不同的各层分别心识,包括显了的第六意识。

风土 18:08

《观割》贴文1月9日,3/3:

注意,经文说种子是从受生“身分生起”讲起,流本则先讲“受身生身及增长身,初有一切种子心生”。受生前如何?奘本经文未涉,既没说有,也没说没有。流本语意,则更接近是说先有身后生心了。实际上,受生前如何的问题涉及“生命是否仅是物质身”,而后者属于佛不回答的十四无记一类。穿越三世,相似相续不断,携带过去业果,集聚现时苦果,同时集聚和携带将来苦因,这样的种子说,在《解深密经》里并未提及。不提贯穿三世的种子并不会影响到因果说的成立与否,中观宗不承许阿赖耶识,不用种子说,并不影响因果的安立。

--贴文完毕

观自在 19:09
“受生前如何?奘本经文未涉,既没说有,也没说没有。流本语意,则更接近是说先有身后生心了。实际上,受生前如何的问题涉及“生命是否仅是物质身”,而后者属于佛不回答的十四无记一类。”
受身前,经文也算略提了: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冷月 21:11
受生前如何,相当于无明前如何。

冷月 21:16
流本说”先有身后有心”,也是自己给自己下套。

鱼 21:29
哈哈,种子是农耕社会用词,有实体。对比,*NA(基因)是工业社会用词,也有实体。

唐二牛 21:46
种子是指受生后甚早期的细微极细微的二元对立心念--避免了有实体感的解释[Joyful]

鱼 21:49
俺的理解,“种子”说,是借人类对农业社会植物种植生产的普遍认识,比类有情生命的成长老死延续。只要用了种子这个词,对有情生命的认识,难免有农民农业农村三农气质。[Grin]

唐二牛 21:50
[Chuckle]

风土 22:01
重视三农[Grin]

鱼 22:03
八识田[Chuckle]

古慈 22:04
@鱼 麻叔说话的核心是不需要种子说 也能相似相续

古慈 22:04
避开老牛说的实体弊端

观自在 22:20
无论受生前后中间……都用 有情 来统摄

冷月 22:59
有情

(术语)Sattva,梵语曰萨埵。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着义。又名萨埵,是有情义。’

冷月 23:00
有情
梵语sattva,巴利语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

观自在 23:06
有情、有识、有灵

观自在 23:07
有情、无情、众生

冷月 23:09
非情成佛

(术语)圆教之极说,立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义,是曰非情成佛。圆教之意,中道佛性,遍于法界,故不问有情无情也。但由迷情故,见二法之差别,然色心依正,只为一大觉,一佛成道,则无非此佛之依正,故言草木之非情,亦有成佛之义,若成佛得道,由于发心修行,草木之非情无此义者,是见色心依正之差别权教之意也。金錍论一部盛论此义,又天台二百题中以草木成佛之题目,详细问答此义,密教谓万有本来,为六大所成,不见有情非情之别。非情成佛,为当然也。

千江月 23:15
不用种子说 如何解释父母普通人 儿子有特別天赋现象?

梯形 23:23
比如父母正常,儿子同性恋?

梯形 23:24
这不用种子都有解释了

千江月 23:32
黑白色可以混成新颜色 但无颜色混不成

唐二牛 00:13
必须有个真月亮,才会有千江月[Grin]

初初学 01:07
看来麻叔的观割理论是脱胎于解深密经

初初学 01:09
两种翻译果然是各擅胜场

冷月 01:21
@初初学 呵呵,乱猜。

鱼 01:25
@古慈 我的理解。种子说,按农业背景讲,田中耕种,光照雨露以时,种子发芽时,种不复成种(坏),然芽得成,(相续)。此中,种灭,芽生。

鱼 01:35
按农业,种,并不需自相不变,不需自种不坏,芽成长,植物即延续。
农业社会种子说,不过是就比类譬喻表达法义。按我理解,属于喻智慧一类,既然是比喻就不能无穷外推。
例如,种子喻说,并不能直接表判断,心识是一块田,还是个别种子。

鱼 01:42
某些经典在表述众生心识时,暗示,心识像块无远弗届的大农田。其中,有别的,更有共的。别的,别别业。共的,众同分。
回到农业本身,心识是块大田,还是颗颗小种,好像都没什么不可以。这时,农业比喻的释法作用,已经到失效边缘了。

鱼 01:45
最初,假设真有最初,那时哪有什么农业啊?

初初学 01:54
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

初初学 01:54
其实答案就在这里

初初学 01:56
如果真的有种子,那就是从因生,如果是从因生,就是有为,有为就不是胜义谛。

初初学 02:02
胜义谛就是由无我为主导的遍一切一昧相

风土 02:15
不从因生,那是否就无因生?

风土 02:17
“胜义谛由无我主导”,这个说法似乎说“无我”是因[Grin]

鱼 02:21
嗨,啥叫一切法?

风土 02:25
@鱼 这个问切题[ThumbsUp]

鱼 02:30
"初初学:
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
- - - - - - - - - - - - - - -
你没引全,偷懒是不成的。你转的这段,后面还有没引完。且要害不只在于名义上的有为无为、有因无因,更在于是变异还是恒常。

风土 02:33
一切种子如瀑流,解深密经里这个偈颂被唯识各派广为引用,但对种子的理解,不少偏于实有。观割对种子的理解尽可能中道了

风土 02:35
种子是指受生后甚早期的细微极细微的二元对立心念,也就是俱生我执中甚深微部分,在生物学上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生命的本能——维持自身存在。这些心念非常微弱,还不能构成一般意义下能分别的心识,但其二元对立,主客对立的趋势已经在了。

风土 02:37
后面依他起和遍计执的纠缠的说明,也呼应这里。

鱼 02:47
心、意、识。就是 意根 。

鱼 02:48
322 经

风土 02:53
@鱼 这个怎么说的,引一下?

鱼 02:56
(三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眼是內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眼是內入處?」
  佛告彼比丘:
  「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復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意是內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意是內入處?」
  佛告比丘: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復問:
  「如世尊說色外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世尊色外入處?」
  佛告比丘:
  「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復白佛言:
  「世尊說聲是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聲是外入處?」
  佛告比丘:
  「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復問:
  「世尊說觸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觸外入處?」
  佛告比丘:
  「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復問:
  「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法外入處]?」
  佛告比丘: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鱼 02:57
十二处,也是一切法的别称。

风土 03:03
意内入处,如心、意、识。和汉传说的意根,好像有些出入

中家 03:05
@风土 一切种子如暴流……种子是从哪里来的?

鱼 03:06
@风土 都是“汉文”佛经,两千年快有。
另有一经,佛说得更有意思: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
上下文其他短经,还提到论,此三如束芦。

风土 03:07
和定义有关系。与瑜伽行可能更贴合。

鱼 03:09
解深密选读 心意识相品这段,说的就是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二执受,就是名色二蕴增长。

风土 03:09
是的

风土 03:10
都可以从这里相应

风土 03:11
@中家 种子从哪里来。种子也是缘起,行而熏习而来

鱼 03:12
及识而还,是佛陀回顾当年未成就时的经历。他当时越不过去。

中家 03:13
@风土 第一个种子是怎么缘起的?

风土 03:13
佛法不讲第一因的

风土 03:14
你怎么会认为由第一个种子?觉得这是更应该观察的

中家 03:15
种子生起相当于扰动,还是离不开第一因

观自在 03:15
其实问第一个种子是难免的,既然佛施设了“种子”一词,听众难免会问这个。

风土 03:15
这个及识而(以)还,是不能突破二元能所对立,因此需要般若而非单以禅定。

风土 03:15
很著名的讲法,多年前就看到,很有道理

林浩 03:16
就无生,哪有什么种子生起啊

风土 03:17
@中家 @观自在 有第一,就会有第一之前的“新的第一”,那当然还都是环环相扣,不离缘起的,结果就是认为的第一,根本不是第一

风土 03:17
龙树就不承认有第一了

风土 03:17
理性,指导感觉

中家 03:18
@风土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估计佛陀是明白第一因的,可郁闷的是他居然不对我等凡愚开演

鱼 03:19
"中家:
种子生起相当于扰动,还是离不开第一因"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植物一直在生长结种。我没被扰动的感觉啊!你有吗?

风土 03:19
尽管缘起无尽,种子如瀑流

风土 03:19
仍是割裂

风土 03:20
不割裂,法界仍无尽

观自在 03:20
其实“种子”一词,本来就是割出来的

古慈 03:20
当然有第一因

古慈 03:20
“我”

古慈 03:20
哈哈哈

风土 03:21
@中家 @风土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估计佛陀是明白第一因的,可郁闷的是他居然不对我等凡愚开演
---- 佛陀观待随顺大众的理解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才能引导,哈哈

风土 03:22
@古慈 这个很有禅味了,哈哈

中家 03:22

"古慈:
“我”"
- - - - - - - - - - - - - - -
那这个“我”又是怎么来的?

风土 03:22
我,就是第一因。千粒万粒都从这一粒出

风土 03:23
中家,从你的“我”出

古慈 03:23
@中家 从虚妄认知来

观自在 03:23
最后肯定会归结到“无明”

观自在 03:24
无明,就是 无解

观自在 03:24
不用问了

风土 03:24
要问,就问自己

鱼 03:25
爹娘 也要问的

中家 03:27
可不可以纯粹的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什么都没有的虚空怎么忽然就出现个种子,然后如瀑流?

鱼 03:28
物理学不用虚空这个词

古慈 03:29
@中家 这是科学正在做的

中家 03:30
"鱼:
物理学不用虚空这个词"
- - - - - - - - - - - - - - -
那就换成真空:-)

古慈 03:31
虚空不是真空

中家 03:32
估计又得搬出“场”或“以太”等概念……

鱼 03:32
物理学,类似中文词虚空的英文(貌似不能限于英文)词汇,据说不下十种。

古慈 03:34
佛教的虚空 跟认知有关

中家 03:34
会不会是像这个一样,转一下就有了?

古慈 03:34
不完全是物理学层面的

中家 03:36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太极是怎么生两仪的?

林浩 03:37
什么是太极?

中家 03:37
@林浩 我也不知道啊

鱼 03:38
你问的是,如瀑流 的 xxx @中家

中家 03:39
"鱼:
你问的是,如瀑流 的 xxx @中家"
- - - - - - - - - - - - - - -
就种子第一因的问题追问,很容易追到这里

林浩 03:39
要知道怎么生,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太极对吧![Grin]

中家 03:39
什么是太极?

冷月 03:40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中家 03:40
难道追到太极这里就是言语道断了?

中家 03:41
@冷月 要想知道无极,还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太极:-)

冷月 03:43
不用。

中家 03:43
@冷月 还请开演一下

初初学 03:43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冷月 03:44
太极没人知道是啥的名字而已。正负电子倒有点类似。

冷月 03:45
但估计张三丰不承认[Trick]

中家 03:45
:-)

中家 03:46
这个世界之所以能色彩斑斓,只有一肯定是不行的,起码得二一下

冷月 03:47
这么想不大合适。一,只是是个虚指。

中家 03:47
那就说起码得扰动一下

中家 03:48
种子们总不会是凭空而来的吧?

冷月 03:48
不是吧,不好说什么被扰动,什么是基态。

冷月 03:50
麻老的观割很少提到空,更多是说无自性。

中家 03:50
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殑伽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名称,我于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我于彼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寻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图>,更相<图>刺,恼坏既已,各各离散。……估计又是这样子的了

冷月 03:51
经里说的是外道。

中家 03:51
凡愚开悟不了,在最究竟处估计永远都想不明白

冷月 03:51
这里恐怕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外道。

中家 03:52
我可能是外道,尽管努力去读佛经,总不得要领

冷月 03:53
最究竟处,恐怕只是个你自己立的概念而已。

鱼 03:53
@中家 第一因也不是胜义谛呀

中家 03:54
搞不清楚什么是胜义谛,暂且与第一因等同吧:-)

鱼 03:54
xxx 如瀑流。。。

鱼 03:54
这也是个比喻

初初学 03:54
@中家 “种子”和“因”有什么区别?

中家 03:55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还是回来吧,什么是太极?

中家 03:55
种子在两仪处

冷月 03:56
太极似乎类似禅宗的:头角生

鱼 03:56
胜义谛的比喻,就比较简单了。

中家 03:56
禅宗我觉得是想不明白了,他们干脆放下不想了:-)

鱼 03:56

鱼 03:57
醋的酸味

鱼 03:57
醋的酸味,就比作胜义谛

中家 03:58
"鱼:
醋的酸味,就比作胜义谛"
- - - - - - - - - - - - - - -
怎讲?

鱼 03:58
胜义谛才不关心第一因呢 @中家

冷月 03:59
@中家 第一因是线性思维才有的。

冷月 04:00
具体到我们凡夫,可能就是时间相。

中家 04:01
点线面体,换个角度说,也就是点是怎么成线的?点就是太极

冷月 04:01
佛经里叫寿者相吧,不知道贴切与否。

风土 04:01
有第一因,就是自性见,或割裂、妄想,和胜义谛矛盾

风土 04:02
这个说法不太好

风土 04:02
与学习胜义谛,方向矛盾

冷月 04:02
@中家 你那个所谓的点线面,则是中心化思维模式,现在不都区块链了嘛。

中家 04:03

中家 04:03
硬生生拉起来的?

冷月 04:03
末学觉得你一直都是用凡夫思维模式往上硬套。

中家 04:04
不是凡夫的思维是怎么样的?

冷月 04:04
结果是,肯定不会配套的。

中家 04:05
那滋味就有点像被人捆得死死的,怎么都挣不开……

冷月 04:05
可能得归结到非思维模式吧。

风土 04:06
《观割》无自性的正见,建立也不容易...

中家 04:07
幻想哪天要是能像禅宗说的“咣”的一声响,我就能想明白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就好了:-)

风土 04:07
[Facepalm]

中家 04:08
也不枉投胎人身这一趟

冷月 04:10
还是得多”静虑”。

林浩 04:12
@中家 [Chuckle]

初初学 04:21
种子这个概念,应该和受身和执受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受身和执受,也谈不上种子,三者也并非因果关系,要讲因,还是二元对立为因[Grin]

初初学 04:26
而种子是指受生后甚早期的细微极细微的二元对立心念,也就是俱生我执中甚深微部分,在生物学上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生命的本能——维持自身存在。这些心念非常微弱,还不能构成一般意义下能分别的心识,但其二元对立,主客对立的趋势已经在了

鱼 04:27
"中家:怎讲?"
- - - - - - - - - - - - - - -
你仔细读全第二品第三品。选读,其实并没引用全文。不能因为选读引得少,就原文都不读了。

鱼 04:38
尽共寻思不着。。。原因 下面说得很清楚 内不灭 内不寂 贪着表示。

鱼 04:41
内有瀑流,不寂,闹。

鱼 04:43
十二处 闹,就是所谓的“表示”。

初初学 09:12
@鱼 老兄你是多闻第一,这322经没有个名字吗?

鱼 09:56
@初初学 不至于吧 才看几部?
杂阿含呀 短小经集 这两天刚提过299/298/297/296,其中提到“缘起”。与解深密第二品提胜义谛时一样,都表述为,佛出不出世 法如安住 法界常住。就差直接换个词“真如”了哈。

而另外一个表述,为“因缘法”,又称为俗数法。俗数法,大致就是一般说的世俗义谛吧?

上下有一系列小经,表述类似意思。但如果不经意去读296经,包你看不懂说的啥意思。

因缘法,与后面表述“依他起相”一致。
缘起(如),与后面表述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时类似。
两者分开表述,结构一致。
但没显明到解深密这样。

顺带读到322经。又有小经提到心意识 速迁如猴 。齐识而还,是287经。

哈,不如自己速读吧。晚安

初初学 10:00
晚安

初初学 10:02
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初初学 10:03
谁来讲讲这个?啥意思

冷月 11:03
末学理解: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世间相胜义谛非一非异,法尔如是。

初初学 11:16
解深密经好像应该通读一遍,演觉法师那本就很好

冷月 11:18
N年前就请过该经,读得似懂非懂,也没注意是哪本。

冷月 11:19
真没想到能有机会跟着学。

冷月 11:40
通读的话,凭咱们的智力也是贪多嚼不烂,亦步亦趋能跟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冷月 11:40
@初初学

梯形 11:43
咱们凭这智力也敖过几十年,不错啦[Grin][Grin]@冷月

梯形 11:46
过马路避车多少次,架车多少公里,饿了就补多少顿。。。这智力还了得呀

风土 17:54
@初初学 不管如来是否出世弘法开示,法界不因割裂而变异,常驻世间。

风土 17:54
这话前面提过不少,应该耳熟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