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遮无遮

by 1001nights, Thursday, April 02, 2015, 21:23 (3316 天前) @ 1001nights

姜钧阁 上午10:56
@dorophy 情绪不是心,那什么是心呢?

dorophy 上午10:59
你知道什么不是就好了

dorophy 上午11:00
别想套我[阴险]

dorophy 上午11:08
@姜钧阁  不知道你是怎么推出来的[偷笑]我觉得我的话得不出这个结论

姜钧阁 上午11:14
很简单呀,有什么不是那就意味着有什么是呀@dorophy 你用的的是逻辑上的排除法呀。

najila 上午11:16
老姜不是一块姜。。。。谁就是一块姜么

dorophy 上午11:17
我偏偏用的不是逻辑啊,哈哈!我们禅修(噶举派啊,别的不知道)的时候实修次第就是如此的,师父不让你观什么是心,而是让你观什么不是心

dorophy 上午11:24
@姜钧阁  即便是讲逻辑,排除法的最后也不是一定还有个什么呀[偷笑][偷笑][偷笑]

dorophy 上午11:25
“你知道什么不是就好了 @dorophy 那肯定有是的吧?” 所以这个结论无法成立呀

桑吉朗姆 上午11:29
什么是心呀?怎么想不出来的?

姜钧阁 上午11:31
嘻嘻,你不认为说什么不是的时候肯定隐含着什么是“是”这样的潜台词吗?

姜钧阁 上午11:31
所以我就直接问出来了

桑吉朗姆 上午11:34
那,如果我问什么不是空,就表示我隐含着什么是空的潜台词吗?

平步青霄 上午11:42
什么不是空?-----哪有什么不是空呢?诸法皆空。

姜钧阁 上午11:44
割裂情绪为一法,再说它是不是。嘻嘻,我们现在学习的书名叫:道是一物即不中(“中”按山东口音发声是三声)

姜钧阁 上午11:46
“什么是心呀?怎么想不出来的?”对于吃货来讲就是舌头

海雨天风 上午11:53
道是一物即不“肿”。@姜钧阁

dorophy 上午11:57
嘻嘻,你不认为说什么不是的时候肯定隐含着什么是“是”这样的潜台词吗?@姜钧阁  你可敢如此去问问月称?[偷笑][偷笑][憨笑][憨笑][憨笑]

二麻子 上午11:59
敢。就是去不了。

dorophy 下午12:00
是这个群的习惯吧

姜钧阁 下午12:00
麻叔代答了,嘻嘻

dorophy 下午12:02
说“不是”一定隐含“是”的习惯

姜钧阁 下午12:09
“说“不是”一定隐含“是”的习惯”@dorophy 一个东西出现了,你说它不是这个,那别人一定要问这个东西是啥?对不对。紧接着桑吉就问了。

平步青霄 下午12:10
一个东西出现了-----哈。

海雨天风 下午12:10
无有任何可证此即是,亦无任何反证此非是。

许云 下午12:10
前提是 一个东西出现 哈

谷平 下午12:11
@dorophy 非遮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所以宗大师也是被迫搞个所谓的“名词上的无遮,意义上的非遮”才得以兴盛了几百年[表情]

姜钧阁 下午12:11
哈哈,情绪就是一个东西了

谷平 下午12:21
我哪会给人讲啊,能粗浅地知道几个名词就不错啦。况且我也不是学班智达派的[表情]

平步青霄 下午12:21
“名词上的无遮,意义上的非遮”-----能否具体解释一下。@谷平

谷平 下午12:22
不过是拾人牙慧凑两句罢了

常如 下午12:58
非遮是中观重要术语,常与“无遮”一词一起出现。“遮”是遮止,方式有两种:以“非”而遮,叫非遮;以“无”而遮,叫无遮。

如:“这不是宝瓶!”这是非遮,以“非”的方式遮止“是宝瓶”,但是在否定“宝瓶”之后,可以成立是其它法(如:这不是宝瓶,而是瓦罐)。若说:这里没有宝瓶!这是无遮,以“无”的方式遮止“宝瓶”,同时不引出其它法,这叫无遮。

二麻子 下午1:05
@常如 姜导逆用非遮。 这不是心---这可以是别的。姜导的反问却是:什么是心。

二麻子 下午1:06
嘿嘿。。引发一通夹缠不清。

鱼 下午1:22
【遮中又分“无遮”与“非遮”之二种。无遮者,谓遮无实有之遮辞。如谓田中无苗芽,心中生起苗芽无实有之显现,即遮破苗芽之有而显现为无遮,故名为无遮。非遮者,如谓田中是草,非彼苗芽,心中生彼非苗芽之显现,乃仅遮其是苗芽之一分,苗芽以外,则非其所遮也,故云非遮。以非苗芽,尚有余草故。若仅说是草,则不须简别应破,就其共通义,即知是草,即是成辞。凡云“是”、“有”“具足”,皆是成辞。云“非”、“无”,乃遮辞。如有法(能)之苗芽,与差别法(所)之实空,二者皆于心中显现,则与实空之无遮义相违。以空性乃由无实有之遮辞而显。即此无苗芽之遮辞,已将有苗芽遮破尽净,更无余义故。】

鱼 下午1:27
故于所现事,瓶等有法之应破戏论(实有)中,无遮与非遮二种差别,应善了知。喻如说“瓶无实有成就”,此时心中生起“瓶无实有成就”及“无实有成就之瓶”二种意义,前者乃是无遮,后者乃是非遮,后者乃比量智境。

古慈 下午1:35
若真研究小乘大乘 可以去看宗义宝蔓

古慈 下午1:36
台湾日慧法师有一个讲义

常如 下午1:40
无遮,非遮,在逻辑上不难理解。但我没看懂上面文字里,用这两个是要说明什么?

鱼 下午1:42
作为预备,用来阐明自续派与应成派在二谛承许见解的差别。

常如 下午1:43
举个例子?

鱼 下午1:45
我对这段区别理解不佳。勉强说下自己理解。。。

鱼 下午1:49
比如说,诸法不一不异,非遮是说,诸法不能以一异而成立,但未明确排除此外的成立因。

古慈 下午1:50
总体说 就是应成认为自续破的不够彻底

古慈 下午1:52
按我的粗糙了解 还是观待与割裂好,哈哈

常如 下午1:59
@鱼 诸法有超出一异之外的存在方式?

鱼 下午2:02
无遮则是说,空性若隐含是非遮之义,就必然有余事未迄。所以不合理,此必只是随顺胜义,而不是真胜义。 @常如 刚刚看了一遍自续和应成差别。。。以前就没学太明白。

鱼 下午2:04
@常如 @鱼 诸法有超出一异之外的存在方式? —— 是说,若按非遮的表述,就有这个毛病。所谓所破不及。

鱼 下午2:05
@古慈 俺正在用观待和割裂这把双刃剑,重走这段荆棘路。[奋斗]

鱼 下午2:11
@古慈 有助重新理解当初弄不明白的地方,这能确定,算是个人问题个人体会。这段自续应成当初就没弄明白。

古慈 下午2:11
作为印度中观流派大约是自续和应成

古慈 下午2:11
到了藏地 出现了一个他空

古慈 下午2:12
所以藏传中观大约有三个

古慈 下午2:12
而按照介绍 自续又有两派

古慈 下午2:13
所以 藏传中观实际有四派

古慈 下午2:13
都去研究清楚好累哦

古慈 下午2:15
自续又瑜伽行和经部行

鱼 下午2:15
@古慈 是。自续派见当初是对付瑜伽唯识(解深密)。总之,都是研究某个古代时期某些人传下的见解。

古慈 下午2:15
加上他空和应成

古慈 下午2:15
@鱼  不是对解深密

古慈 下午2:15
而是对唯识

古慈 下午2:16
而且是古唯识

古慈 下午2:17
大约唯识的立论是为了对付小乘

古慈 下午2:17
自续是为了对付唯识

古慈 下午2:17
应成是为了对付自续和他空

古慈 下午2:18
而观待割裂不是为了对付谁

鱼 下午2:18
@古慈 有时我感觉是在研究那艘刻了痕迹有把剑掉下去的古船[呲牙]

古慈 下午2:21
观待割裂与中观和瑜伽行两两相符契 太难得

古慈 下午2:23
大约自续两派共许

古慈 下午2:24
俗义假有 胜意无

古慈 下午2:24
应承不同意这个俗义假有

古慈 下午2:25
@鱼  从破的角度去看 就会看出应成是高明些

古慈 下午2:27
其实 结合自己学佛学见的历程看 差不多就这样过来的

古慈 下午2:27
从小乘到唯识到中观

古慈 下午2:27
逐步进展

鱼 下午2:30
我刚才正看到(看明白?)这段。。。俺的理解是,应成是说,自续派见解自己并未清晰了知自续所安立的正世俗,其实是非遮,既然是非遮,就不能安立为随顺胜义。重要的是,是应成替对方发现这点的,而不是自续自己。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应成派定义的自续。。。这情形很合理![呲牙]

鱼 下午2:50
学佛,无处不是见地。观待与割裂,确实是非常犀利非常猛的。

但俺个人发现这个猛的效果,在用心上必须是密实的。。。如果没有密集讨论,稀疏/稀稀拉拉/零星/若有若无,这个这个。。。惯性“余势”是不够的。。。

古慈 下午2:50
个人觉得 讨论观待割裂 如果变成了 复习中观唯识乃至小乘宗见

古慈 下午2:50
或许是好事也或许是坏事

鱼 下午2:51
可能如古兄所说吧。理解古兄的意思。

文理兼修 下午7:38
非遮,有点非直言的味道

常如 下午7:45
严格说,是用非直言的方式表达非遮……非遮,可以是直言,也可以是非直言。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