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0

by 二麻子, Friday, March 31, 2023, 06:42 (386 天前) @ 二麻子

五蕴和四识住

有无认知能力,可以说是“有情”和“无情”的主要区分点,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区分并不能非此即彼式地绝对成立。认知能力是人类内心活动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心的运作的最主要部分。同样,毫无疑问地,认知能力也是佛法解脱道最重要的着力点。

认知过程和结果有各种粗细不同的层面,泛泛而言,通称为“识”。从最细的阿陀那到粗分的日常意识,佛经中都有若干讲述。稍详细一点则是把其中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称为“识”,而把结果称为“相”,很自然地把“相”说为“识所成”。这种说法在佛陀当时问题不大,一方面是基于不二语义结构其语义包含了心的动作,另一方面对应于汉语“识”这个词的巴利文原文,本来就有“动态的认知过程”这样的含义。

但翻译到中文后,“识”在中文语义下并不具有动态过程的含义。“相由识成”这样的语句在客体化语义下,“识”会被读者当然地理解为某种“东西”,并且这种东西能产生出“相”来,换句话说,就是识能产生世间万物。于是随之而来的进一步问题就是,什么是识?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其实佛陀时代也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虽然不如我们时代那样认为理所当然。可见即使是在佛陀时代,不二语义结构也不是人人掌握,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在客体化语义上走得很远了。

佛陀从来没按照大众的习惯来回答“识是什么”“识从何来”这样的问题,而是反复指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不妥当,并进一步解说“于色、受、想、行外,谈及识之来去、生没、增长、衍生与坚实,无有是处”。显然佛陀在这里把“识”与“色受想行”有所区分,并说明只有在“色受想行”的动态作用过程里,才能形成认知过程,而这样展现的过程被称为“识”。而离开色受想行,独立的识根则本不存在,完全谈不到。可见佛陀从来不认为识是根本,“相”是从“识”生出来的。识只是用来表述在作用过程里展现的某种功能,“色受想行”是“识”所不能脱离的四项基础,这个关系被称为四识住。用现代语言来说,人的思想、认识和识别等心理功能必需依赖眼耳鼻舌触五感的刺激和内心持续的动态(心行)。如果这些必要条件不成立,人即使生理上活着也只是植物人,不具有一般意义下的认知(不排除有更细微更基础而不自知的认知过程存在)。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