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3

by 二麻子, Saturday, April 29, 2023, 15:06 (559 天前) @ 二麻子

真假之辨
“佛法无非闻思修”这话耳熟能详,文义浅显无人不知:听清楚对佛法道理的讲解谓之闻;闻后按照佛法道理去想明白谓之思;思考明白了照着去做谓之修。然而阿含/尼柯耶里对此记载有所不同,那个时代对应闻思修三字的是稍为详细的三句话:(闻)得闻真实法,(思)如理作意,(修)法随法向。而对此三句的进一步展开,则与现今多数人对闻思修的理解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甚至需要从真实法(saddhamma)三字开始厘清。

社会上存在着约定俗成的真/假判别原则,粗略地说就是:符合事实的为真,不符合事实的为假。然而禅修中需要用到更精细的,针对禅修情况的判断。比如“自我”是一种感受:自我存在感;而“无我”则是一个概念,是对由存在感而提升到概念层面的“自我”再加以逻辑上的否定而形成,如果试图感受“无我”肯定是没有结果的。用概念层面的方法去对治感受通常时效果不彰,而且还常常会带来某些副作用和困扰。对此,一些重视禅修的团体常用的处理方式是把“法”分为基于感受的“真实法”与基于概念的“概念法”或称“假法”,并明确指出禅修应该在“真实法”上进行。这个作法的价值在于明确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花力气禅修而不见效果”的问题。但也必须明确,在觉受/感受层面进行的禅修虽然可以有效,但也有限;而将觉受/感受命名为“真实法”则可能会给初学带来很大误导。长老们当然应该明确地知道所谓“真实法”并不那么真实,但后学们就未必清楚了。感受只是一类在认知过程里形成的认知结果,并被串习强行割裂为异己,判定为认知对象。然而,感受可以轻易被阻断,比如手术中麻醉剂的使用可以完全阻断痛觉,但阻断痛觉并不能让创伤消失,麻醉剂时效过后痛觉就会重现。所以,感受本身也是生灭危脆之法,并不一定正确。以此为基础的禅修即使有所效果,效果也难以坚实。更重要的是,以感受/觉受为着力点的修法是在能所对立格式下进行,并不打破二元对立的认识框架,不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所以感受只是有情直觉地感到真实,实际并非如此。如果一定把基于感受的法跟真实两字攀上关系,名之“伪真实法(saddhammappatirūpakaṃ)”可能更合理。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