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by 二麻子, Sunday, March 02, 2014, 05:50 (3707 天前) @ 二麻子

引言

在《<七十空性论>今诠》里讨论了四种缘起,其要点是特别强调了观待与割裂都离不开心的参与,凸显了佛法修行的着力处在于心。从根本上来说,中观宗否定一切法的实有,亦即同时否定了外境和内心的实有;但讲解中为方便大众理解多以外境为事例,于内心的心行着墨相对较少。对志于实修的人来说,进一步的讨论必然向禅修细微心行结构以及实证两个方向延伸。向实证的延伸将在《心经直简》里介绍;而向细微心行结构方向的深入,则是本文《<解深密经>选读》的主要内容。在后续的讨论中,我们将继续以观待与割裂为要点来切入。
讨论所依文本为玄奘译本(简称奘本)与菩提流支译本(简称流本),以奘本为主,在文义晦涩不清处,将流本文字一并列出,作为参考。
讨论所涉内容从胜义谛相品第二到分别瑜伽品第六。地波罗密多品第七与如来成所做事品第八是如来为地上菩萨所说,其内容非初心修学者一时可及,其实际操作更非初学可轻易达到,故此次讨论未曾涉及。对这部分内容特别关心者,可寻诸古今大德的注释讲解。至于序品第一则有大量古今大德敷演解说,珠玑在前,本文不再续貂。
《解深密经》是唯识宗依据的基本经典之一。由于唯识大盛,与中观并称印度佛教两大理论体系,现时提及《解深密经》一般均会在唯识学框架下进行解读。然而,《解深密经》先于唯识宗出世,初时并无唯识学的解读模式,例如瑜伽行派对《解深密经》的诠释方式就与唯识家有相当不同。这次讨论采取了就经读经,不先入为主设立框架,本文作为讨论择要总结,虽不可避免地略涉唯识学,但已经尽量减少了深广度,故本文是对《解深密经》的学习讨论,而非讨论唯识学。
讨论中的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似意料之外的感受是,以观待与割裂为切入点不仅仅适合用来理解中观——如在《七十空性论今诠》中所作,也同样适合用来了解瑜伽相应中各种心行及其辨正。显然,无论中观论述还是瑜伽相应,解脱道所要面对的始终是同一个根本问题:超越凡夫能所对立的深厚串习,解决基于二元对立串习而引发的种种误解、困惑和佯缪。相比较思维层面的正见辨析而言,瑜伽相应是在更深入更细微更直接的心行层面引导学人解决上述问题。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