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寻源记 02: 从故事书开始

by 1001nights, Tuesday, March 14, 2023, 08:40 (403 天前) @ 1001nights
编辑 by 1001nights, Friday, March 17, 2023, 09:55

从故事书开始

2018年夏,在朝鸣兄提议下,几位友人开始读一本书:《佛陀的圣弟子传》 。共读的习惯此前已经持续了几年,不过所读一向是大乘经典,这一次的读物风格迥异,变成人物传记故事,传主是些遥远的印度古人。

说来自己也是学佛多年,但对于佛陀时代的教法实践,止于一些概念名相听得耳熟,其实零碎粗浅,并不清楚实际上怎样进行;至于佛陀时代的修行人,基本上止于那些鼎鼎大名前面附带的标签,比如“智慧”、“神通”、“多闻”,至于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一片模糊雷同的刻板样貌。这书的导论说:“本书的正确使用方式,是将它当作‘忆念’的练习,而非客观学者的事业。” 朝鸣兄主导的阅读,也确是将重点放在忆念佛陀的法教,忆念那些真诚实践着法教的人们。终于对佛陀亲教的僧俗男女弟子们有了感受上的亲近,每一位都以其精神风貌和鲜明性格、努力过程和内在蜕变,活生生体现着佛法的纯净而丰富。这种感召,让我们对圣弟子们的生命轨迹和解脱道的实践都更加关切。由于素材大量取自早期经典,自然而然地,我们翻开了古老的阿含和尼柯耶。感谢这个知识共享、技术便利的年代,可以远比前人方便地阅读和检索文章资料,借助字典等工具查阅电子化的巴利原典。就这样,一小群人开始了经藏的研读。

经藏并不容易读。

表层的困难是语言表达、思维习惯、文化和审美上的差异,以及口耳相传保存经典的时代对措辞和形式的要求等,造成阅读上的距离。再就是大量专业表达,经不同流传编辑路径以及古今各家的翻译诠释,枝蔓繁多。另有一重挑战在于经藏的编辑方式、案例选取,并不是针对今天的佛法初学者安排的。经藏的很多部分,我们读起来有点像业余爱好者旁观专业人士的交流记录。不同于面向大众的科普,内行之间的交流纯然务实,直击要害。由大阿罗汉们主导的经典集结,所收大量教学记录主要是针对不同程度有学,以最终导向现法解脱,而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能够详尽展开讨论的地方,对于今天的我们恐怕太过高端;同时,以他们的禀赋和实践,也有很多不言自明、一句带过之处,我们的基础非常薄弱甚至空白。于是,于详者不得要领,于略者不知所云。如果完全按照经藏顺序和详略安排从头读下去,估计大多数人会和我类似,很快于详尽展开处陷入细节的汪洋而迷失方向,于平实直陈处视作寻常而错失珍宝。

所以从经藏中提取出一个适合今人现实程度的视角就很必要。这件工作的过程,类似碎片拼图,终于呈现某种结构。在此必须声明:虽然被列为作者之一,从这样的典籍中,梳理出线索结构,重新组织大量素材,形成适合今日学习者阅读的文章,非我所能。本书主要贡献来自另外两位,而他们,一位是我的老师,另一位也是我的老师。

两位都有长期的实修经验,广泛深入的视野,长期专业训练形成的科研素养,能大量涉猎素材,而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建立内容之间的关联,将散落在篇幅巨大的经典中各处的信息整合。2021年初,朝鸣兄开始密集分享阅读心得,和麻叔讨论其中线索。几个月后,我还只能从中嗅到些许味道、建立少许零星关联,大量素材对我来说依然还是东一堆西一堆碎片的时候,突然一天,朝鸣兄列出一个结构,这是整件工作的骨架。本人有幸在第一时间目睹了这个结构的呈现,目睹了在这个结构上,素材逐渐丰富,层次逐渐清晰,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呼应如榫卯般不断咬合,终于成形为一幅大图。大量素材的填充和细节的考证持续了将近一年,而最初确立的整体架构从未改变。虽说亲历全程,对于如此规模的拼图如何成型,尤其是这个准确的底层结构如何从一开始就奠定,仍然感到相当不可思议。

不过整个探索之旅的主线却是一直清晰。麻叔不止是在本次研读中做大量精彩讨论,作为佛法实践的前辈,早前若干篇流传于佛教修行群体的重磅长文 ,已经快刀一般厘清轻重缓急;专著《花出青嶂》 《观待与割裂》 就特定专题展开详细探讨。无论详略,从来集中于“超越一切边见的不二核心”。这次的经藏研读,这一要点也引领了整个寻源之旅,也可以说,这句话回到了它丰富的语境,如一个物种回到其原生环境般自然。经藏涉及实修部分的表述,其精细和精密程度远超常人经验,就我们一般人的程度而言,很多时候可以说细节过于丰富。如果没有主线,太容易陷入细节而茫茫然,在碎片文字上的想象和拼凑,足可皓首而经未必穷。

初入经藏,眼界大开,最深的感触不是读懂多少,而是看到难以企及的疆域多么广阔。即便如此,依然可以追摹前行者们。佛陀的教法,非常丰富灵活深入。本书虽然是完成一幅拼图,也并非全面呈现修道之途的路程指南,而是依循主线,偏重初学入手而作的概貌纵览。研读的过程虽有主线贯穿,但也充满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能够参与其中,参与那些讨论——主要是问问题,和引用经文的翻译,是非常愉快的经历,也深感幸运。但整件工作的核心:探索之旅的大方向,结构的呈现,素材的组织,实在不能归之于我。两位老师坚持把本人列入共同作者之列,因此以上背景必须作一说明。虽然参与其中,更主要还是一个读者。本文是一个参与者对过程的回顾,也是一个读者的阅读反馈。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