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寻源记 20

by 1001nights, Tuesday, April 04, 2023, 10:53 (378 天前) @ 1001nights

操作主义的视角,常常在对答的出乎意料中体现;而操作主义的语言,又往往直接平实,不事渲染。经藏中有大量篇幅探讨禅修,其中不少可说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极限,口气却依旧平平淡淡,用词初看普普通通。比如描述舍利弗半个月证果的禅修经历,最后说他“以慧看见而有漏尽 ”,这里说的“看见(dassati)”,直是寻常道来。与此相应,现在往往作为初级教法的一些内容,放回经藏上下文,也并不普通。

比如说皈依(sāraṇa)。按照《相应部55.24-25经》 等所说,三皈依若达到不坏净,最低程度是入流果。从初果到四果不同程度的解脱实证,都在不坏净基础之上。皈依,外寻依靠的意味还比较强,而“不坏净”则不再是寻求外在依靠,不再停留于外在依靠了。两类入流向,也是被记说为“不至苦趣、恶道、下劣界”,为解脱者之列,却尚未具足不坏净,可见这标准绝对不低。这两经讲到一位好酒的居士,虽然其长期皈依也被称赞,却是死的时候才达到不坏净——佛陀宣布他达到入流。有趣的是,这位居士的名字(saraṇāni)意思正是“皈依”,也以自己的一生展示了皈依直抵解脱。六随念的教法对这个导向说得更加明确,如《增支部6.25-26经》等,开始于忆念功德,不坏净的基本引导。之后更明确地要求唤起明慎:“心唯端直,于贪求中出离、解脱、出脱。” 回顾前面那段五蕴非我的问答,佛陀以直接引导回应对方纠结的思考,也是同样的导向。

不由想到,自己虽然参加过皈依仪式,距离真正的皈依又有多远呢?外求依靠的皈依,和佛陀引导的方向,差别正是本书强调的内外之别。所以参加过皈依仪式,也未必可以自诩内道了。这些词我们现在用得比较随便,折射了心理上的轻视,实际上是对这些词语真正含义的无知。


完整帖子: